吹淤后的淤泥堆场在落淤后的两三年时间内只能在表面形成20cm左右厚的**硬壳层,而下部仍然为流态的淤泥,含水率仍在1.5倍液限以上,进行普通的地基处理难度很大。
堆场表层处理技术则是利用淤泥堆场原位固化处理技术(图4),人为地在淤泥堆场表面快速形成一层人工硬壳层,人工硬壳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专业捞水草,满足小型机械的施工要求,可以进行排水板铺设和堆载施工,从而方便对堆场进一步的处理。
淤泥处理技术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处理后的用途,比如对氮、磷营养盐含量高的淤泥,当处理后的淤泥拟用作路堤或普通填土而离水源地较远,氮、磷无法再次进入到水源地造成污染时,一般不再考虑氮磷的污染问题。堆场处理与就地处理:堆场处理法是指将淤泥清淤出来后,输送到相应的淤泥堆场进行处理,我国河道清淤大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造成淤泥中水与泥的体积比在5倍以上,而淤泥本身黏粒含量很高,透水性差,固结过程缓慢。
在堆场堆放以后如果能够自然干化,满足人及轻型设备在表面作业所要求的承载力的话,作为公园、绿地甚至**、建筑用地都是可以的。利用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常采用的处理方法,如在日本,整个土建行业的废弃物利用率已经从1995年的58%提高到2000年的80%,淤泥等废弃土的利用率也达到了60%。